寒冷的冬季,耳朵總會發生凍瘡。由于奇癢難忍總會不自覺地去抓撓,造成凍傷皮膚破損,引發感染而出現潰瘍、流黃水等。
凍瘡以兒童最多見,好發于四肢肢端、耳部、面頰等處,可單側或雙側發生。主要癥狀有:初起損害為局部性紅斑或暗紅帶紫色腫塊,觸之冰涼、有癢感,受熱后癢感加劇。重者出現水皰,內含淡黃色或白色漿液,破潰后形成糜爛或潰瘍,自覺疼痛。遷延不愈者有硬結,甚至遺留疤痕,對冷過敏。
??凍瘡病程較長,不易根治,所以要防患于未然,重點是做好局部的保暖和干燥。一般來說可通過以下措施:首先,要鼓勵孩子經常鍛煉身體,既提高身體素質,又增強對寒冷的適應性。其次,注意孩子全身及局部防寒保暖,必要時盡早讓其戴手套及耳罩,鞋襪要溫暖寬松(汗腳多的孩子不宜穿膠鞋,并可適當用點止腳汗藥粉),以保持手足干燥。第三,作好孩子居室的防寒、保暖和防潮濕,室內溫度最好能保持15℃以上,相對濕度50%左右。第四,講究飲食營養,適當給孩子增添含蛋白質、脂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。此外,囑孩子多活動手足,如能經常按摩手足和耳廓則更好,對預防凍瘡大有幫助。
??一旦孩子患了凍瘡,家長應及時盡早地給予治療。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,如10%樟腦醑、辣椒酊或凍瘡膏等局部涂搽,注意涂搽前應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干凈揩干,再取適量藥液(或膏)涂于患處,并加輕揉,每日數次。已成潰瘍的,可用5%硼酸軟膏、紅霉毒軟膏(但禁用凍瘡膏)或豬油蜂蜜軟膏等涂搽并包扎,同時內服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等,以利早日康復。